刘晓芳
刚在办公室坐下,就见到一老师气呼呼的奔进来:“谁是九八班班主任?”再往后看,嗯……怎么跟着我们班几个人?会不会是我班的事,我心里犯嘀咕,我赶快问:“怎么了?八班班主任不在,这不是俺班的学生么,上着体育课,咋跟着赵老师来了?”老师一听,更气了,“九七班的,为什么说是八班的?还撒谎……”
我赶快让老师坐下来,消消气,看发生了什么事。听了一会我才稍微明白:原来是这几个孩子打球时,球砸着在操场上的老师了。老师说,自己戴着帽子没看见是谁干的,就去问他们,他们没道歉,旁边几个人还在嬉笑,老师就很生气,问是几班的,还说是八班的,太恶劣了……
后面一个孩子抬起头说:老师,我们道歉了,您没听见,我说是七班的,您听成八班的,给您道歉:对不起,对不起……
老师更生气了:“你这是什么态度,还是我错了?不说了,我上课去,交给你班主任处理吧!”说完,生气的走了。
我一看这势头不对,赶快制止学生再说下去,送走老师,我把他们几个叫到平台,让他们说说事情的经过。离开办公室,孩子们情绪平复了些,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下,是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砸着老师,他还没来得及跑过去道歉,老师就气冲冲的跑过来劈头盖脸的质问他们砸着人也不道歉,还有人在旁边嬉笑,都谁干的,就让大家跟着过来找班主任了。
其中一个孩子明显不服气,我刚才一直给她道歉,还鞠躬,老师还不放过我们,一直吵我们,球场上谁也不是故意的,旁边的人没看见,他们在跑着玩,老师就说他们见到我们砸着人不但不说我们错了还嬉笑,哪有啊,老师都不容我们说。
我知道了,其中砸着人的孩子平时就是个老实孩子,不善言辞,没立刻道歉,老师又是个急性子,戴着帽子,没看到是谁干的,就迁怒于周围的一群人,认为大家是帮凶,看热闹,素质低下,老师说这些话时,我觉得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,其中一个孩子应付了事的说:对不起,对不起,给你道歉行了吧!这敷衍的没有诚意的话更让老师生气,老师就甩袖而去了。
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,我问他们:你认为自己有错没?
他们低下头说:有错,没及
还有吗?他们不吭声了。
你道歉是为了什么?
求老师原谅,
达到目的了吗?
没有
为什么?
态度不诚恳。
我知道,孩子们找到问题的根源了,我跟他们说:老师不会在乎你是否砸着她,在乎的是你遇事后的态度和对这件事的认识,在你们没有及时道歉时,老师认为一群人都意识不到怎么做事怎么为人,才生气的。而老师生气时,你们不带诚意的道歉在语气、语速上表露无疑,所以,孩子们,错了就是错了,发自内心认识到自己错了,才会从内心愧疚,言语上道歉才会诚恳,接下来知道怎么做了吧?
他们点了点头,去找老师道歉去了。我悄悄跟着,其实经过这么一会儿,老师也冷静下来了,见到他们,老师先给他们道歉,孩子们更不好意思了……
这件事给孩子们一定记忆深刻、教训深刻,作为老师,我想:遇事要冷静,先听,了解事情的经过,不冤枉也不放纵,让孩子们自己反省,效果比说教好得多。